close

 
原本,【四月望雨】這部音樂劇並不在我預訂的觀賞行程裡,即使我知道去年在國父紀念館演出的口碑相當不錯。理由在於,我對本土自製的音樂劇始終抱持幾分猶豫。


 
1995 年,果陀推出了第一齣國內自製的中文音樂劇【西哈諾-大鼻子情聖】,並請來張弘毅作曲、陳樂融作詞,演出名單內尚有殷正洋;這些名字在當時華語歌壇可是轟隆響的呢。我懷抱滿心期待前去觀賞,結果卻頗感失望。一方面是發現似乎少有能兼顧「戲」與「唱」的演員,二方面則是覺得雖然劇裡有歌曲,但歌曲的旋律性與戲劇本身的交融相當有限,不曉得是不是這個緣故,讓我萌生了「連表演形式都歌與戲分離」的觀感。甚至,我一度開始懷疑,中文的發音並不適合音樂劇的演出。
 
後來再看創作社改編幾米原著的【地下鐵】,演員也算是一時之選,但從劇本到音樂,還是讓我覺得這是一齣加入歌曲元素的舞台劇,卻不是「音樂劇」;或許是因為我對「音樂劇」的認知來自西方,不自覺就將西方音樂劇做為評判的標準。
 


至於果陀的【情盡夜上海】,蔡琴的唱功好,演得也不錯,大抵來說,我視為國語懷念老歌經過巧妙安排而成就的一齣舞台劇,但仍不是概念中的「音樂劇」。反倒是有回意外欣賞了第四人稱表演域在華山藝文特區演出的【聽見夏天的風】,雖然器材和舞台簡單,但歌曲本身與劇情的融合,讓我覺得還滿有音樂劇的風格。
 
這幾年來,國內自製音樂劇的表演團體越來越多,除了果陀之外,甫解散不久的嵐創作體也是,另外就是大風劇團了。大風劇團先前推出兩部音樂劇,一是【梁祝】,一是【世紀回眸-宋美齡】,都請到德珍繪製宣傳海報,但基於過去經驗,我沒有興起進場觀看的念頭;第三部作品【四月望雨】是台語音樂劇,於 2007 年在國父紀念館首演,批踢踢的 BROADWAY 板幾乎一面倒地好評,在同年度立刻加演兩場之外,2008 年更登上了國家戲劇院,並展開巡迴演出。
  
然而,我真正動念進場還是來自於一篇報導,關於近來表演藝術票房慘淡的狀況,這與我自己觀察到的不謀而合。是在如此憂忡的心情下,我決定要給予實質上的支持,雖然,老實說,票價實在不便宜。
 
就這樣,我懷著幾分期待與更多不安進入了國家戲劇院,結果,倒是驚喜地發現原來臺灣已經能夠創作且將「音樂劇」詮釋得宜,更甚者,能保有原本語言的獨特風格。【四月望雨】像是意外獲得的禮物。
 
這齣戲劇以臺灣音樂界的老前輩-鄧雨賢為主角,勾勒出日治時期的臺灣社會風貌。「四月望雨」這個劇名的由來,便是由鄧雨賢最為人所知的四首作品各取一字所組成的--〈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和〈雨夜花〉。
 
這次觀劇經驗最讓我滿意的,是冉天豪先生創作的音樂,充分地運用了歌曲形式的變化來衍生戲劇效果;譬如,在波麗露咖啡廳內,鄧雨賢、陳君玉和吉村先生以〈人不癡情枉少年〉的男聲三重唱,表述了各自對純純小姐興動的愛慕之情。更令人佩服的是,在這齣劇裡的歌曲,唱詞涵括了臺語、客語、日語和北京話,但聆聽的過程均未出現突兀感,與時代的氛圍亦無任何扞格,更甚者,鄧雨賢先生創作的歌曲穿插其間竟也沒有半點沉滯。這些都足以證明冉天豪先生在作曲、音樂編排等方面的功力確實了得。
 
從某方面來看,或許是我個人的揣臆,【四月望雨】做為一齣「音樂劇」,在決定哪個橋段要以什麼樣的歌曲來呈現的切點上,有好幾處讓我聯想到【悲慘世界】和【西貢小姐】。人在台北的鄧雨賢與純純互訴情衷時,舞台的另一邊則有待在鄉下的鍾有妹(鄧雨賢原配)惦記著丈夫,不禁讓我想到【西貢小姐】裡,越南的 Kim 和美國的 Ellen 分別唱出對 Chris 的深情摯愛--〈I Still Believe〉。
 
至於【悲慘世界】的影子,似乎更多了。
 
在【四月望雨】裡,眾人分別唱出對於未來的心聲,這首〈明天,我們的世界〉不是很像〈One Day More〉,涵括了發動革命前眾角色各自表述的心情麼?當陳君玉在人去樓空的咖啡廳裡感嘆時局無情、友朋凋零,因而唱出〈孤身一個人〉,不也很像 Marius 在朋友們慷慨赴死後,於空蕩蕩的小酒館裡唱出〈Empty Chairs Empty Tables〉?皇民化運動的壓力下,鄧雨賢從抗拒到產生新思維,這個困惑到豁然開朗的過程,均在〈我是東田曉雨〉這首歌裡,而我也實在無法不想到 Jean Valjean 掙扎著〈Who Am I〉,在歌曲的最後終於大聲承認自己就是逃犯「24601」。
 


【四月望雨】音樂本身的風格絕對不同於西方音樂劇,如何讓現代戲劇與歌曲的結合顯得流暢交融的學問,卻難免需要摸索學習。尤其,歌曲的進場等於重點的渲染,如何挑取重點,並配合整齣戲劇的節奏,著實不易。個人認為,【四月望雨】在這部分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如果說有什麼遺憾的話,反而是在戲劇這一塊。
 
從上半場安排的內容便可窺知編劇的野心,絕非僅僅刻畫鄧雨賢這個人,而是企圖能將「時代感」描摹出來,所以包涵了大稻埕的繁華、日籍分子與台籍菁英的互動、中國傳統在日本殖民下快速西化的危殆……等等,拼盤式的內容確實予人豐富的視野。
 
然而,下半場的劇情發展實在太快;在收尾前,幾乎是每一幕就「處死」一名角色。密度過高的情況,使得外在事件更迭讓人物心境逐漸改變的細膩度被犧牲了,亦讓觀眾的情緒失去蘊釀的時間與空間,劇情的煽動力大減。於是,上半場的多樣紛呈難免會遭到如此的臆測:是否那是為了掩飾編劇在延展人物內在變化上的不足?又或者,應該說是「非戰之罪」?因為鄧雨賢本人遺留下來的資料極為有限?當然,這並不是說下半場一無是處,我很喜歡劇裡將音樂家在動蕩時代的獨特姿態格外突顯出來,那是超越國家與政治的理想堅持。
 
最後,談演員,整體表現的確不俗!飾演男主角鄧雨賢的江翊睿,聲音溫柔厚實,頗有幾分 Michael Ball 的味道;對我來說,倒是驚訝於江翊睿在節目冊裡的本人照片,與我們A團歌藝最強的魔王隊長--大野智--有那麼一丁點像呢。基本上每位表演者都能恰如其分地詮演該人物,演歌雙重功力兼具。其中最教人佩服的,就是表演者在歌唱或說台詞時,尤其是閩南語、客語,都有一定的口氣,能夠不出現台上唱得勉強、台下聽得吃力的情形,已是極不容易的事。說實話,裡面有些演員是從【西哈諾-大鼻子情聖】一路成長至今,音樂與戲劇能夠相結合,這些演員們絕對是一大關鍵因素。
 
就身為喜愛音樂劇這種表演形式的我來說,【四月望雨】是一大福音;就喜歡臺灣文化與歷史的我來說,【四月望雨】也的確相當程度地繪製了日治晚期的臺灣民情;被視為臺灣第一首自製的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蔡培火〈臺灣自治歌〉的歌詞也被巧妙地穿插進來。如此用心製作,對於大風劇團下次推出的劇碼,我期待。
 


【四月望雨】在臺南、高雄都還有場次喲,時間與地點如下:
 
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藝廳(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332號)
 
2008 / 07 / 19(星期六) 19 : 30
2008 / 07 / 20(星期日) 14 : 30
 
台南場次票價:
  
300 / 500 /800 / 1200 / 1500 / 1800 / 2200 / 2500 元
 
--------------------------------------------------------------------------------
  
高雄‧至德堂(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67號)
 
2008 / 08 / 23(星期六) 19 : 30
2008 / 08 / 24(星期日) 14 : 30
 
高雄場次票價:
 
300 / 500 /800 / 1200 / 1500 / 1800 / 2200 / 2500 元
  
如欲購票→
 
另外,【四月望雨】的基本成員來自「天作之合」這個團體,包括作曲家冉天豪、歌唱詮釋指導魏世芬,以及音樂劇演員洪瑞襄、程伯仁、江翊睿、張世珮、史茵茵等;「天作之合」將於八月底有一場【今晚不唱悲慘魅影~趙詠華與天作之合】的演出。地點在台北迴廊咖啡劇場‧國際會議廳。日前已於兩廳院購票網開賣→
 
詳情請見部落格→
 


在這裡與各位分享的歌曲,取自【四月望雨】的開頭歌曲〈大稻埕進行曲〉,作曲為冉天豪,作詞為王友輝。
 
 大船碼頭世界行,茶行鹽館淡水岸,
 藝旦美麗的形影,江山樓頂拚輸贏。
 波麗露啊山水亭,自由的思想尚時興,
 文學歌謠美術和電影,無論啥麼阮是攏莫驚,
 
 攏莫驚,攏莫驚,文明的腳步就愛踏乎定, 
 汝是臺北城外~繁華的現代大稻埕!
 攏莫驚,攏莫驚,文明的腳步就愛踏乎定,
 汝是臺北城外~繁華的現代大稻埕!
 
 二十世紀向前行,文明走入臺北城,
 美麗花都的形影,要和東京拚輸贏,
 黑貓姊啊黑狗兄,跳舞的腳步就愛踏乎定,
 自由開化爬山又過嶺,無論啥麼阮是攏莫驚!
 
 攏莫驚,攏莫驚,跳舞的腳步就愛踏乎定, 
 阮是臺北城內~文明的黑貓黑狗兄!
 攏莫驚,攏莫驚,跳舞的腳步就愛踏乎定,
 阮是世界一等~摩登的黑貓黑狗兄!
 
事實上,鄧雨賢的確曾經創作一首〈大稻埕進行曲〉,後來失傳了,只在陳君玉的文章裡提到是這首歌曲讓古倫亞美唱片開始注意鄧雨賢。神奇的是,在 2007 年【四月望雨】演出時,當年鄧雨賢創作〈大稻埕進行曲〉的唱片竟被人在三重的跳蚤市場找到了,也因此可以聽到鄧雨賢原本以日語創作的〈大稻埕進行曲〉。詳情請見【桃花舞春風】部落格,可以聆聽到兩種版本。又,該文章的回應裡,有鄧雨賢的孫輩對於【四月望雨】這齣音樂劇的一點感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y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