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內容,作者對於音樂家、演奏家甚至是樂器製造廠的大小事信手拈來,似乎是浸淫音樂長達四、五十年的老手才能達到的功力,然而,文字書寫的節奏清脆俐落,時而嘲諷、時而感性,卻始終維持幽默的基調,那種對音樂的純粹熱情,又讓人覺得必定是朵年輕而充滿活力的靈魂。

這就是《樂來樂想》,集結了作者焦元溥近十年來的專欄文章而付梓成書。

《 欲 聆 聽 音 樂,請 按 play 鍵 》
 

 
對於從來不酗古典音樂的讀者而言,《樂來樂想》彷彿是一只萬花筒,透過它觀看到的古典音樂,不再是刻板印象裡的單調沉悶,而是繽紛絢爛的繁花盛景。
 
〈聯覺幻境〉裡以「聯覺」(Synaesthesia,對各種感官的組合共生能力)為主軸,既談具有「聯覺」的音樂家們如何將這種生理特殊現象用於創作,亦陳述了不同音樂家如何看待色彩與音樂之間的關聯,可說同時煽動了視覺與聽覺的感受。〈法律人與音樂夢〉裡,讓讀者直接碰觸自古以來的音樂家都必須面對的難題--認清環境現實 or 放膽追求理想。
 

 
在【樂樂欲試好味道】的各篇裡,作者焦元溥更是以多元視野和自由思維,分別將古典音樂和「美食」、「巧克力」、「蘑菇」、「咖啡」、「甜點」等聯結在一起,將音樂史、音樂家的生活、音樂創作的靈感……連結在一起,生花妙筆展露出穿梭在各式主題的功力。
 
若非鑽研古典音樂發展,誰想得到音樂著作權的起點,竟是緣自於 1847 年柏傑特(Ernest Bourget)在大使餐廳享受咖啡音樂會時的憤怒?一般人也很難想像,一代實驗音樂大師 John Cage 竟會對蘑菇狂熱到從美國到米蘭去參加電視的「蘑菇問答大賽」,並輕而易舉地拿下冠軍。
 
這些趣聞,猶如彩繪玻璃,固然將《樂來樂想》妝點得美不勝收,使得閱讀充滿新鮮感,但作者焦元溥行能夠開展的面相尚不限於此。
 
與作者的碩士論文相關的〈莫斯科、北京到平壤--美國與共產國家的音樂外交史〉,透過不一樣的角度切入談二十世紀後半最重要的國際議題,更細緻地勾勒冷戰時期雙邊在文化領域的過招,而當時的音樂家在政治環境裡如何以對話代替對抗、用最真誠的態度追求共鳴。〈不彈鋼琴,也要知道「史坦威」〉則是拿鋼琴第一品牌來談鋼琴發展史,以及史坦威不同於「鋼琴製造工廠」的卓越貢獻。
 
看似剛硬的素材,焦元溥以其行雲流水的筆力,使文章本身仍舊極具可讀性,對於不識古典音樂界的讀者而言,不但不會覺得門檻高,反而依隨著焦元溥的目光,會看到更豐富的世界。
 
除了談天說地的介紹之外,作者焦元溥也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出與古典音樂相關的現實問題。
 
如〈為與不為〉談到古典音樂的錄音與銷售,商業市場的重重限制如何為古典音樂套枷扣鎖,而音樂家們又是如何來面對這些困境的;〈誰愛莫札特?〉文中談到古典音樂大師的「觀光價值」如何被評估、被炒作,而最終「一抔之土未乾,滿城肖像安在?管他莫札特還是卡拉揚,誰能讓人賺錢,誰的照片就留在窗台」;〈古典也八卦〉則談古典音樂裡的八卦報導,其書寫之「粗暴無恥」、創作之「天馬行空」,與娛樂圈並無二致。
 
焦元溥雖以幽默駕馭這些沉重的主題,但對於其間的是非對錯,作者個人的觀點在字裡行間是十分明確的,不流於鄉愿。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
 


當然,在《樂來樂想》裡,「音樂家面對藝術的執著與態度」的主題是不會缺席的。
 
焦元溥書寫二十世紀的俄國傳奇--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 1915-1997),認為他不僅是偉大的音樂家,更是人格導師。從李希特的生平談到 2005 年李希特國際鋼琴大賽的舉辦,在許多人的眼裡,一代大師生前是謎,死後為人所紀念的方式更是弔詭,但「當人們無法相信簡單、真誠、專一,李希特也就變得不可思議且遙不可及。李希特雖是傳奇,但他並不神秘,也不是謎。所有關於他的種種弔詭,其實正來自世人不純粹的心」。
 
另外,從〈擇善固執,才能追求卓越〉到〈指揮帝王的百年風華〉,前者談指揮與樂團的關係,後者則聚焦在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1908-1989)。焦元溥將討論的核心放置於「藝術的絕對追求」,而這種絕對追求,必定來自於對「音樂」本身的愛與信仰;倘若音樂家也在資本社會裡逐漸「異化」,僅以工時工資來衡度音樂演出,那麼,江河日下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這讓我想到【貝多芬病毒】裡的姜 Mae 啊!(偷渡推薦~)
 
出身台灣的音樂家們,在《樂來樂想》裡享有保障篇幅。就古典音樂而言,這幾位來自環境相對弱勢的音樂家,要能為自己開創一小片天空,背後所要付出的心力、財力、毅力和挫折忍耐力有多少……「台灣之光」四個字,無論是在哪一個領域,其實都太沉重了。
 
最後一篇〈焦氏雙姝奏鳴曲〉則是寫他的兩位妹妹;大妹就是張懸。近距離書寫親人不容易,能像焦元溥這般書寫得趣味又有深意更是厲害。
 
有些專欄文章,在集結成書後,「易吞嚥、快排洩」的特色會格外突顯,畢竟是一時邀稿的成品大全。《樂來樂想》則不然;文章雖然易讀,卻經得起反覆閱想,我認為,這是因為從內容裡,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即便是旁徵博引,亦非知識的炫技,而是蘊藏了作者對音樂的濃情厚意。
 
 
※內文音樂:
 
莫札特第四號法國號協奏曲第三樂章:輪旋曲-活潑的快板,K.495
(Horn:Jacek Muzyk)
 
作者焦元溥在〈限制中求無限〉一篇中有以下的書寫:
 
「莫札特四首法國號協奏曲都是為好友洛特格布(Joseph Ignaz Leutgeb)而作。當他寫作第四號時,洛特格布已經年老力衰、齒牙動搖,高音吹不上去不說,算算能夠安全掌握的,竟只剩九個音--拜託!九個音!阿瑪迪斯,就算是你公認的大天才,再怎麼樣也不可能只用九個音就寫出一首法國號協奏曲吧!
 
在這裡文字已沒有意義:請您親自聽聽莫札特第四號法國號協奏曲,聽聽這位永遠的神童如何以九個音為本就譜出一首協奏曲,音樂還可愛如天使歡笑。在莫札特的字典裡,限制永遠不存在。」

 
為證實作者焦元溥所言不虛,我真的找來莫札特第四號法國協奏曲來聽,也真的在樂音流動裡聽到了天使歡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y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