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去年知道 2011 臺灣國際藝術節將邀請黃俊雄大師父子進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雲州大儒俠之決戰時刻】 ,我便引頸企盼。實驗劇場走得很熟,卻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能在這裡欣賞布袋戲演出,老實說,那感覺彷彿是一同約了兩位分別相識的好朋友相見,但這場相見是否能夠歡快,我並沒有絕對把握。
 
我買了星期四晚間黃俊雄大師親演場的票券,當燈光暗下、音樂響起的瞬間,內心的確湧生許多感動。尤其,黃俊雄大師雖然功力仍在,說起年輕文生的口白溫雅依舊,但畢竟體力不若過往,因此,每看一場大師的演出,我都覺得是老天對我的厚待。只是先前沒有想到,大師的演出並未將史艷文與藏鏡人的故事收尾,而且之後三天由黃立綱演出的版本,從內容到表現形式都與黃俊雄大師不同。早知如此,我絕對會先買好了票……
 
所幸,有貴人相助,最後還是拿到了三月十二日星期六午場的票券,得以欣賞。更沒想到,黃立綱版【雲州大儒俠之決戰時刻】的劇場表現,出乎意料的精采!

對我來說,各種形式的表演,最重要的都是劇本。
 
其實,【雲州大儒俠之決戰時刻】的劇本並不容易處理,一方面兩位主角--史艷文、藏鏡人早已糾纏多時,二方面就劇場演出而言,一定必須顧及觀眾對於人物及故事的熟稔度會有差異,因此,在必須將前因精要且不落痕跡的交待之下,到底還有多少時間和劇情空間可以容納新的劇情轉折、而兩位主角真的能將恩怨情仇在此作個了結……這些都成為編劇十分嚴竣的考驗。
  
因此,我想先就「史艷文-藏鏡人」這條主軸談起。不得不說,我喜歡這次的劇本是因為史艷文寫得好,而史艷文能夠被寫得好,則是緣於藏鏡人被寫活了。
 
就「角色設定」來說,史艷文是光、藏鏡人是影,不過就劇情的發揮來說,其實藏鏡人比史艷文要容易得多。所謂正義的領袖,很容易會變成「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罪人,而「偽君子」總是比「真小人」更惹來嫌惡。史艷文,當然也有這個危機。
 
黃立綱主演、實驗劇場版的史艷文、藏鏡人,就「劇情編寫」來說,我反而認為藏鏡人是光,史艷文是影。作為萬惡罪魁,當藏鏡人的身世之謎及忍抑的痛苦掙扎被揭露的瞬間,觀眾不禁同情與嘆惋,這正是應了那句「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而最後,當藏鏡人決心要為史艷文尋找藥方、並在他得救醒轉前化身為史艷文時,那選擇更教人動容,但若沒有史艷文先前發自內衷的寬容與仁慈,藏鏡人在劇情轉折間所展現的光芒和深刻便無以顯現。
 
一個劇本,能教觀眾同時喜歡藏鏡人和史艷文,在有劇情轉折的幫助下,喜歡藏鏡人並不困難,但要能喜歡史艷文,編劇確實功不可沒;而這種種變化,還均能符合兩個主角長期以來被形塑的性格,更屬難得。
 
我認為,在必須交待前因的情況下,以史-藏為中心的劇情已經算剪裁得相當俐落了;而透過這兩位主角的對話,編劇對於正、邪的定義處理得相當「後現代」,反省了傳統戲曲裡經常出現的漢人沙文主義。這亦是其一亮點。
 
重要配角,劉三、二齒和怪老子在傳統戲碼裡一定會出現的「自我介紹」,實驗劇場版均有保留,而各自的定位和特色也發揮得不錯。真假仙以「報馬仔身份」製造笑點的功力依舊犀利。
 

 
有趣的是,黃立綱一手打造的【黑白龍狼傳】裡的幾位角色都來客串。作為史艷文之子的俏如來、雪山銀燕自然得出力,而西劍流軍師赤羽則在本劇裡成了大反派,神蠱溫皇外接擔任科舉主考官的 case,劍無極也應聘成為科考的御前將軍。
 
其中,神蠱溫皇和劍無極的搭配最具笑果。黃立綱並不是僅僅借用偶身,而是將原本在【黑白龍狼傳】裡這兩位人物直接挪用,所以都保有原來的角色性格,該有的
出場詩也都沒有少;劍無極在神蠱溫皇對劉三等人進行科考口試時,就不改其本色地在一旁蹺著二郎腿光明正大地打盹兒……
 
這對於不熟悉【黑白龍狼傳】的觀眾來說不致形成理解的障礙,但若熟悉,則趣味加倍啊。個人認為,這些角色在實驗劇場版的運用方式,頗類似【黑白龍狼傳】搶先看的製作;神蠱溫皇的小眼睛再度被拿出來調侃。(請見文章結尾附加的兩個片段)
 
就演出的技術而言,雖然無法剪接、重錄、加後製特效,但電視拍攝時運用的概念還是大量被引進實驗劇場。燈光與音樂的變化成為相當吃重的關鍵,另外就是左右兩邊小場景的活用,有時為記憶的回溯,有時則為空間的延伸,這些都讓布袋戲的現演場演出有了更豐富的層次。
 
我相當喜愛藏鏡人念誦史艷文口白的兩個片段。
 
「回憶迷惘殺戮多,往事情仇待如何,絹寫黑詩無限恨,夙興夜寐枉徒勞」這原是史艷文出場詩之一,但由藏鏡人吟出,既昭示藏鏡人看待史艷文的方式改變,蘊涵其間的意境更是不言而喻;我認為這種能讓觀眾自行玩味的絃外之音,正是戲劇的妙處。
 
其二是收場,當燈光集中在藏鏡人,風瀟瀟兮,史艷文出場詩其二「乾坤一定不修功,卦卜將來絕對空;蹙頞連思兼嘆息,徒然命運不亨通」由藏鏡人緩緩念出,但語調和口吻逐漸轉成史艷文,在此同時,舞臺上幾無破綻的迅速換偶,將藏鏡人化為史艷文,佐以悲壯的音樂,整個場景的烘托與塑造一氣呵成,直到燈熄,依然有種激動迴盪於心,不能自己。
 
最後,簡單地來談一下風格。
 
整齣劇,一方面看到黃立綱傳承自黃俊雄大師的臺語漢文藝術,以及將時下流行事物信手拈來製造笑料的方式;但另方面,在表現手法、場景設計、音樂使用、劇情處理等方面,倒是與黃大師進行的路線相當不同,相當反應了黃立綱本人的創作意志。兩者能夠融合得恰到好處,是這次演出能夠讓人覺得精采、意猶未盡的主因吧。
 
附加說明,歌曲一直是布袋戲現場演出的賣點。這次演出於上、下半場均由黃鳳儀小姐演唱了一首歌。由石頭前輩、苦海女神龍這兩個人物的歌曲,可以看出不同時代的布袋戲歌曲風格,很有意思。
 
※※※
 
以下的兩個片段,是【黑白龍狼傳】的搶先看。兩個片段之間具有連續性。
即使沒有看過該劇集,同樣可以欣賞巧思和趣味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y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