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始終有一群音樂人,用他們的方式為這個記憶轉瞬灰飛煙滅的社會記錄著,沒有太繁複的編排,旋律和歌詞也都樸實得緊,但就是這樣,所以更貼近日常生活的脈動。
 
之於我,張羽偉就是這樣一號人物。


 
直到 2000 年,才因為陳芯宜導演的【我叫阿銘啦!】這部電影,得知張羽偉的大名。電影主題曲〈認命〉為張羽偉拿到該年的金馬獎最佳原創音樂,也在這個因緣際會之下,由角色音樂為張羽偉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我叫張羽偉啦!】;專輯裡收錄的曲目以電影【我叫阿銘啦!】的歌曲、音樂為主,同時還收錄了張羽偉自己的兩首佳作:〈夢〉、〈情字按準講〉。
 

 
這首〈情字按準講〉寫於 70 年代,據創作者本人言,是因為當時社會發生了一件事:有位偉大的母親,在立法院獨辨群眾,阻止一件法案通過。說真的,這個時間實在有點早,我並不知道這位母親阻止了什麼、又堅持著什麼。不過,我很喜歡張羽偉為她做的這首歌,以及註腳:「其實,人可以活得簡單,也可以活得精采。不好的,簡單就好;如果是老的,也應該有人為他或她們。」
 
其實,在這張專輯裡的其他兩首歌-〈夢〉和〈認命〉,風格都跟〈情字按準講〉類似,表達的都是小人物經歷生活之後的心聲,尤其〈認命〉是電影主題曲,主題就更明確,它是為街頭遊民而唱的,看電影的同時,聽來感動會加倍。
 


不曉得是不是年紀漸長的緣故,雖然情愛的歌曲仍會讓我心動,卻很難維持感動。每每聽到這種對生命的慨嘆或是詮釋,反而一不小心就流下眼淚了,譬如蔡藍欽〈這個世界〉。我很難解釋為什麼會掉眼淚,但可以確定,不是因為悲傷。
 
不是因為悲傷。
   
可能是越來越能體會到生命本質的苦,應該是每個人生來就背負的,不分貧富貴賤,沒有人可以完全超脫、無憂無慮(或許還是有啦,但應該是極少數人)。既然無法更改本質,那麼只有變換自己面對的態度吧,雖然還是會困惑、會憂愁、會憤怒、會失望,但如果淪陷在情緒裡無法自拔,那就連生活裡些許快樂都貪不了了。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生來死去的起迄,至少可以選擇怎麼度過。
 
我一直覺得「選擇」是人難得能擁有的權柄。不管這一生要怎麼過,是為己、為人、為理想、為生計,我覺得都好,只要自己想過、決定了,那就行了。
 
我們看到的世界,是自己想看到的樣子。 
 


【情字按準講】  詞曲唱:張羽偉 
 
   有人為著幾個錢,親情放乎水流去   
   世間若有講有情,哪會金錢勢力卡大天
 
   有人為著照顧伊,青春放乎水流去
   世間若有講無情,嘛會有人犧牲著自己
 
   按準來,汝就按準去,短短幾十年
   看得開,還是看不開,化做雲煙不留什麼
 
   學人主持著正義,救人水火理面去
   世間若要說有情,得由咱自己先做起
 
             From 【我叫張羽偉啦!】(角色音樂)
 
 
 
※ 延伸閱讀:
 
關於風潮唱片對張羽偉的介紹→
 
另外,推薦陳芯宜導演的近作【流浪神狗人】,是我去年看過非常喜愛的一部電影。
 
該片以非常溫柔的筆觸書寫對臺灣社會的觀察與體會,描述被遺棄的神、狗與人,在人世間四處流浪,卻因為一起死亡車禍,而命運交錯的精采故事。
 
曾入圍 2008 年柏林影展青年論壇,第 44 屆金馬獎最佳編劇、最佳剪接、最佳美術3項提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y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