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近年越來越多的世界頂尖表演團體來臺演出、且觀賞藝術節目的票券屢創價格新高,我們是否也能端出具有臺灣代表性、內涵與票房兼具的藝術工作者?
今年七月底起跑開賣的楊麗花歌仔戲-【丹心救主】,為這個問題找到了最佳答案。
必須老實承認,我實在不是楊麗花的戲迷。
之於我來說,歌仔戲和布袋戲同樣是十分珍貴的童年記憶。當時,或許是沒有趕上楊麗花扮相最瀟灑的階段,因此,我向來較偏愛華視的葉青歌仔戲團;在我心目中,葉青更是歌仔戲小生的第一人。可惜的是,十一年前的因緣際會下,布袋戲再度回到生命裡,並且書寫下嶄新的意義,歌仔戲卻始終停擺於過往,頂多是無意間轉到正重播舊戲碼的電視台時,駐足個幾分鐘。
這回,當傳出楊麗花將粉墨登台演出的訊息,讓我動心去看現場的理由,其實不在歌仔戲本身,而是懷抱著前往見證歷史的心情。無論是不是戲迷,我想,誰都無法否認楊麗花歌仔戲在臺灣文化界與藝術史上必然留名的地位。
票券開賣時,我人在捷克。原本商請友人阿清幫忙代為搶票,不料我自己太疏忽,忘了告知兩廳院之友的帳號密碼,回國後才知道為時已晚。因此,等高雄加演的消息傳出,二話不說,我立刻上網訂票選位。
沒想到,阿清那邊臨時多出臺北首演場兩張票券,就這樣,在公演第一天,我就進場觀賞了。
認真看起節目單,發現除了演員均為一時之選外,連其他舞台相關工作人員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強中手;光是看到燈光設計是聶光炎先生,就足以教我萬分期待哪。
整個舞台設計、燈光設計跳脫傳統歌仔戲的形式;我不清楚在此之前的【呂布與貂蟬】、【雙槍陸文龍】、【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情況如何,但這次【丹心救主】的舞台建構的確不同於中國傳統戲曲較重視意象聯想,而比較接近舞台劇的寫實風格;燈光的景深呈現與立體感也是傳統戲臺較少見到的。有趣的是,這些外在技術創造出來的環境,依舊與歌仔戲的演出相當和諧。
【丹心救主】改編自「貍貓換太子」,要如何讓早就熟知來龍去脈的觀眾依然覺得興味十足,演員的現場表現當為關鍵。
楊麗花一人分飾三角,依出場先後分別為:范仲華(丑角)、太監陳琳(武生)和宋仁宗(小生)。范仲華走俏皮逗趣的路線,將天真純良的平凡菜販塑造得極為討喜可愛,宋仁宗則是在華服之下有帝王的雍容氣質,卻又顯現重感情的個性;這兩個角色,楊麗花的演出如預期般精采。
但,若要說到「驚豔」,則非太監陳琳這個角色莫屬。這輩子,我還不曾在任何戲劇演出裡看過像這樣「帥到掉渣」的太監呀……在過去,陳琳雖故事要角,其個性卻不突出。【丹心救主】裡的陳琳,除了強調救主的「忠」以外,同時亦將他被迫遵旨揮鞭殺寇珠的痛心無奈,刻畫得相當成功。在這段裡,陳琳摘卻太監帽後,只高束著馬尾的造型,加上身段和動作,根本就是「武生」嘛,當真帥氣到了極致。
至於許秀年,在這個沒有女主角的故事裡,自是無緣再當楊麗花的「娘子」,只好改做楊麗花的「娘」--受人陷害、流落民間且雙眼失明的李妃;過去若是演此戲碼,許秀年總是擔綱演出寇珠一角。我必須坦承,許秀年的唱戲實力太驚人了,彷彿時間對她的聲帶未有一點磨損,更教我動容的,是唱戲時的情感融入與掌控。
我印象最深的一幕便是下半場開始,李妃原來獨自感嘆命運多舛,爾後卻遇著包拯來訪。李妃既悲且憤地質問老天無眼、人間何處有青天。許秀年演唱這一段四句的七字詞時,將李妃累積多年的複雜情緒透過聲音的詮釋巧妙地展現出來,層次細緻分明,教人感同身受。
陳亞蘭的寇珠應該算是「漸入佳境」。或許是習慣她演小生的模樣和唱腔,所以剛開始的時候,真有「這位寇珠是男扮女裝的吧 !?」的錯覺。所幸越到後面越自然。身段倒是百分之百沒問題。
劇本的節奏感、舞台的流暢度在國內藝術表演裡應該也算是首屈一指。總而言之,絕對不下於某些來台的世界知名音樂人或劇場人。無論是不是歌仔戲迷、喜不喜歡楊麗花,光是看整體的搭配就足以豎起大拇指。
最後,在謝幕時,捧著大把花束、領頭走進場中央的不是別人,正是臺灣歌仔戲界另外一位重量級的藝術工作者:葉青。這種過去絕不會出現的一山兩虎,卻在十月廿五日的晚間實現了……
楊麗花【丹心救主】是一齣絕對值回票價的演出,尤其臺灣傳統戲曲(包括歌仔戲、布袋戲等等)的人才逐漸凋零,能夠親身坐在會場裡,觀看與聆聽奪國寶級的藝術工作者演出,已經是種莫大的幸福,因為誰都沒有把握「還會不會再出現類似的機會」;於是,我珍惜此刻的美好,同時,展望未來的豐富。
11/15(三)開始,移師至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公演,到 11/17 結束。目前我手邊尚有終演場--11/17(日)的票券兩張,雖非最高價的座位區,但也還算不錯(10排23、25號),應該可以清楚地看到演員的表情變化。不曉得有沒有哪位需要,或是有認識的人想前往觀看的?請與我聯絡,拜託拜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