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瀏覽:
非與音樂直接相關之文章,播放器均設定為「不自動播放」。
目前分類:【影跡】 (48)
- Jul 31 Sun 2011 14:09
。黑色幽默的武俠小品:【武俠】
- Jun 22 Tue 2010 15:15
。獻給布爾喬亞的城市繪本:【第 36 個故事】

影視與城市的結合,似乎成為近來臺灣拍片與行銷的主流方式;透過鏡頭去觀看自己生活的場域是如何被敘述、被理解,的確具有別有趣味。然而,影視作品的靈魂畢竟不是寄託於場景,所以,在進行選擇時,我的考量仍在於故事本身是否挑動了觀看的欲望。
從得知【第 36 個故事】以「交換」作為手段,而「故事」則是其中的非賣品,我就開始期待了;基礎設定本身很有想像和發展的空間,電影究竟會怎麼來呈現、組織和延伸這樣的主題呢?這成了我關注的焦點。
- Jul 26 Sun 2009 01:44
。晦黯的童話詩:【哈利波特六:混血王子的背叛】

等了兩年,【哈利波特六:混血王子的背叛】總算在今夏再度以魔法席捲麻瓜世界。
對我來說,觀看「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應該說是一種習慣了吧;儘管忍著不去碰家裡的藏書,以至如今尚不清楚故事內容,但幾集下來,我發現,最感興趣的並不是情節如何發展,而是幕後工作團隊如何改編、如何呈現。
以此觀之,【哈利波特六:混血王子的背叛】成毀俱有。
- Feb 23 Mon 2009 08:49
。良知與信仰的拔河:【禍水】

印度女導演蒂帕梅塔(Deepa Mehta)執導的《禍水》(Water),是其【生命三部曲】的終結。在這三部曲中,或多或少融入印度神話、史詩,呈現印度社會裡的各色生命姿態。只可惜,我至今尚無緣觀賞前兩部作品--【慾火】(Fire)、【大地】(Earth),而作為最終曲的【禍水】則以出色的藝術呈現,對印度傳承千年以上的種姓制度,進行了最嚴厲的控訴。
- Aug 29 Fri 2008 00:06
。童話始終來自人性:【花より男子ファイナル】

在「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句話出現之前,彼此相屬的一對戀人究竟必須經過多少考驗?雖然在漫畫或日劇裡,男、女主角都接受過各種合理 or 不合理的磨難,然而,這樣就足以證明無論處在什麼境地,真愛無敵、此生無悔?
說穿了,【花より男子ファイナル】這部電影的成形,就是建立在這樣的質問之上。
- Aug 17 Sun 2008 23:08
。在天堂與地獄之間潑灑黑色幽默:【殺手沒有假期】

【殺手沒有假期】(In Bruges)將在 8/29 正式上映。不過,託老妹的福,昨晚我在當代藝術館外看了該片的露天特映會。若不是有這個機緣,光是看預告片和中文譯名,即使演員名單中有我很喜歡的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恐怕還是很難勾起我對這部電影的興趣。
感謝天,沒有讓我和這部好片擦肩而過。
- Jun 29 Sun 2008 21:06
。另一種致敬:【市川崑物語】
- May 10 Sat 2008 20:53
。上乘幽默的極佳示範:【鋼鐵人】
- Jan 23 Wed 2008 01:52
。在真實與虛構之間迷離的情詩:【贖罪】

僅僅是打出【傲慢與偏見】的導演喬懷特(Joe Wright)與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再度合作的招牌,對我來說已經相當奏效,毫無疑問地,【贖罪】(Atonement)順利進入我的必看片單。
再加上,【贖罪】日前在金球獎方面,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電影配樂等七個重要獎項的提名,結果獲得最佳影片和最佳電影配樂;這個情況雖然無法保證該片是經典,但至少應該有相當高的機率會是足堪欣賞的電影。
於是,在上週四,我臨時起意約了 Laura,下午請假看電影去~
- Jan 13 Sun 2008 01:07
。誰是英雄誰是匪,義字經得幾多摧:【投名狀】
- Dec 23 Sun 2007 23:59
。女王與女人的戰爭:【伊莉莎白:輝煌年代】

必須承認,我是先愛上【伊莉莎白:輝煌年代】的配樂,才興起去看這部電影的念頭。在 PTT 的電影配樂版,很早就傳出這張電影配樂專輯的好評,抱回專輯後聆聽,果然讓我非常喜愛。除此之外,還足以勾起我興趣的理由,就是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了;她的精湛演技,總讓我對她如何詮釋角色充滿期待。
- Oct 28 Sun 2007 21:59
。歐式動畫的綺麗與優雅:四不像動畫祭
- Aug 01 Wed 2007 02:30
。蛻變之前的黑夜:【哈利波特五:鳳凰會的密令】

從五月開始,續集電影滿天飛的現象一直延燒著,對我來說,這波浪潮的終點應該就是【哈利波特五:鳳凰會的密令】吧。不過,碰巧遇著了我的捷克行,於是遲至今日才觀覽結束。
說來有趣,今年的續集電影裡,凡是先前期待的都讓我多少有些失望,而對於期待值最低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反倒覺得驚喜。在我心裡,排名僅次於【哈利波特三:阿茲卡班的逃犯】。
- Jun 21 Thu 2007 23:56
。當經典不再傳奇:【史瑞克三】

第一集顛覆傳統童話故事的新意、第二集調侃眾多電影名場面的惡趣味都曾經為【史瑞克】帶來無數的話題與掌聲,在這種情況下,第三集還能變出什麼花樣?相信這是許多看過前兩集的觀眾都很想追問的。
- Jun 17 Sun 2007 11:03
。成長,從尋找自己開始:【神隱少女】
- Mar 30 Fri 2007 01:42
。無法複製的貝多芬:【快樂頌】

必須說實話,【快樂頌】(Copying Beethoven)並非我原先預期要看的電影。
星期一下午三點後可以離開學校,本來是想去看千秋王子和第一代小八合演的【現在只想愛你】,不過網路訊息有誤,到了電影院門口才發現開演時間最近的是片子是【快樂頌】。我猶豫了相當久,不僅因為壓根沒想過要看這部片子,而且,除了【現在只想愛你】之外,【近距交戰】(Joyeux Noël)也著實令我感興趣……最後還是抱持著「天意如此」的想法,買了電影票。
意外發現,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極為適合觀賞這部【快樂頌】。
- Mar 24 Sat 2007 02:08
。獻給好人的奏鳴曲:【竊聽風暴】

星期天中午,和幾位大學好友相約在老地方『玥』喫飯聊天,在美女臨時起意的提議下,三人跑到長春觀賞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竊聽風暴】(Das Leben der Anderen)。這部電影同時也在 2006 年歐洲電影獎榮獲最佳影片、最佳男角、最佳劇本(同時提名:最佳導演、最佳女角、最佳配樂)。
- Mar 03 Sat 2007 21:05
。誰的擁抱可以驅走寂寞:【擁抱大白熊】

【擁抱大白熊】是一部我非常喜愛的電影,最近因為借給同事,連帶想到可以將過去書寫的心得感想也放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事實上,我曾經利用班週會讓當時的導師班觀看,結果讓我頗為驚奇--原來,我畢竟跟大多數的高中生還是有代溝。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在於,他們居然將之視為「喜劇片」,而且集體發出笑聲的片段常常是我覺得悲哀極了的地方……當然,仍有少數學生可以感受到後面的那層,只是我也不能否認,對於他們的反應,其實有些失望;或許,是當時的我對他們的期待過高了?
時光不能倒流,我無從去實驗如果是在他們高三的時候再放映這部電影,是否會有更多人可以剝開那層看似可愛喜感的薄膜,而正視導演並未刻意隱瞞的、殘酷而哀傷的現實?
成文於:Oct. 5, 2004
- Feb 24 Sat 2007 03:14
。崩塌的海市蜃樓:【地海戰記】

從去年【地海戰記】(Gedo Senki)在日本上映,對於這部電影的批評聲浪始終沒有少過,而同樣的狀況也延伸到了臺灣;儘管如此,這仍是一部被我列入「最優先觀看」的電影。倒不是因為堅持「吉卜力工作室出品,必屬佳作」,只是希望能夠親自閱讀電影,無論結果是否令我失望,這是對於過去吉卜力工作室多部動畫讓我深深感動的謝忱。
於是,年初四晚間,我闖進了吉卜力工作室打造的地海世界。特意強調「吉卜力工作室」的理由,是為了與原著──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的《地海傳說》系列(Earthsea Cycle)作出區隔。
- Jan 28 Sun 2007 13:23
。英式清恬小品:【波特小姐:彼得兔的誕生】

我喜歡收集兔子的玩偶,這個習慣大概已經有七年了,頭兩年比較嚴重一點,後來多半是看緣分。然而,即便是在最熱衷的那兩年,我總有個習慣──舉凡 Miffy、Melody 這些「名兔」,我都不愛,唯一的例外是 Peter Rabbit,甚至還曾經跟妹妹專程跑到基隆文化中心去看 Peter Rabbit 的展覽呢。因此,當得知片商有意將 Peter Rabbit 創作者──Beatrix Potter 的生平搬上大銀幕時,我就一直期待著。
我是在台中和幾位朋友一起看【Miss Potter】的。出乎意料地發現,十分適合未婚單身女性,真不巧,那天同行的全部都符合這個條件。(笑)